40. 拋棄形象
2022/3/11週五,Y讀著Leonard Jacobson的《回到當下的旅程》,加上回想到台灣如來芽大圓滿禪修中心的文章與Adyashanti的書,她再次印證「覺知(靜坐漸入覺察)+靈性自體解析(書寫消融小我信念)」(守覺解念)是對她有效的雙管齊下修行法。Y也體會到「進入空性是為了出去愛,出去愛是為了進入空」。她一直覺得修行是讓她能更適切地愛W及一切,並在愛的過程中了悟空性;入世是為了回家,和源頭合一後是為了散發無條件的愛。了悟空性後便能真平等,真正無分別無條件地愛;那反過來,放開分別執著和要求控制,無分別無條件地去愛,也是走在回家的路上。
《回到當下的旅程》又是一項共時性的出現,內容都恰好符合當時Y所需。[1]她體悟到,即使身體長大了,「我執」永遠是個孩子。(這也是為何楊寧說地球是所幼兒園;奧修也提過,大部分人類都只有經驗與身體成長,心靈都停在7-12歲,被內在小孩/我執所控)真正的「長大成人」(成為人類成人)就是看清並超越我執,無條件地愛、包容、允許它的一切,並感謝「是它帶著全部的我走到當下的門口」(來自《回到當下的旅程》)。Leonard Jacobson也提到:「即使明白了真實的自己是無限的存在,卻也需自我才得以在世上運作」這也與Y的理解相應-並非我「不是」小我/自我而是其他,而是我「不只是」小我/自我/我執,而是包含它、高我等更大的一切。
Y藉由書裡的個案經歷,也明白了自己對W回應的期盼,來自早年未完成心願的投射。她總是在期待父親的關注、讚美、認可,努力獲得好表現,卻總得不到符合期待的回應和理睬。所以她才會一直都被看起來冷酷、不理睬她的男性吸引,總是想討好他們,然後把他們不回應歸咎於自己不夠好,如此惡性循環。然而這種互動模式已經在經歷過業力伴侶S後畫下句點了,雖然這些恐懼又在遇見W之後被喚起,但她知道那不過是過去的幻影罷了。Y越來越不依靠外在的認可來評價自己,她也知道W對她的細心照顧,也正是她對自己的愛,透過鏡像靈魂W顯化回到自己身上。即使她仍未收到W對卡片的回應,但Y已明白一切不安、焦慮、擔憂都來自過去,她和W的連結是願力,會以一種嶄新、未知、不同於過去的形式顯化於她的人生旅程中。
Y也領悟到,疾病=dis-ease=不放鬆,因此對治方式便是去關注身體緊繃之處,進入、照見、覺察該處所要表達的未完成經歷/情緒,帶入當下並釋放,就是ease。她在不舒服的時候,還是很難單純地允許感受浮現,和痛苦同在、不干涉介入(投入能量分析、排除、修正);但至少現在伴隨而來的恐懼已少很多了。Y知道了信念的力量,細胞能自行修復,一切都在於如何使用信念,然後放手信任,不解釋。楊寧在影片中提到,太富或太貧都不是和修解脫道,太富難放下,太貧沒心力;不過富、不過貧又能接觸佛法第一諦,正是福報熟了。Y內心湧上一陣感動,她明白這正是她的情況。
2022/3/13週日,下午Y運動時,突然感受不一樣了。雖然剛開始念頭仍繞在與鄰居打招呼的事上,同時也有對W的各種念想;但過一陣子便漸漸消失,念頭仍在,覺受不再,對四周人事物的「執」、「著」消去了大半;彷彿身處又不在,奇妙的「離相」感;好像一切都不重要,抽離了本來附加在外境上的「情緒卷鬚」(Jed的說法,她瞬間明白多麼貼切)。回家途中那種「離」之感,頓時使她一陣大哭,淚止不住。感受在踏入家門後漸消,她說不上這是什麼,但知道是存在/空性/覺又來找她了。她又更接近「家」了。[2]
當Y想到向他人說明她所用的金錢來自父母,心中仍會同時升起羞恥感。她知道自己仍在分別評判,「花父母投資賺的錢」本身並無對錯,她卻仍有著「媽寶」、「啃老」這種信念,認為這是件丟臉的事。這表示她仍執著於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形象,還想樹立一種「自力更生」、「以興趣謀生仍能養活自己」,一種較被「看得起」的形象。雖莫子也提過能顯化他人給予金錢是一種好事,她也知道能有家人支持自己的興趣和修行是多大的福報;但自我仍在,仍想拼命維持它的優越,努力不被人瞧不起。其實丟臉又如何?不被人看得起又如何?一點也不重要了。Y已越來越不再以他人認可作為依附,不再需讚美使自己完整;她本身已足夠,她是自由的;她什麼也不缺,別人的讚賞或貶低,什麼也不是了。
明白以後,Y突然不可遏止地痛哭,用力地哭,從腹部奮力擠出什麼一般,將從不知多早前開始強加在她身上那些看法、評價甩掉,不停地哭。Y首度明白,這就叫做自由,她終於接觸到那邊緣了。她還有好多要丟掉,那些用來建構Y形象的都要丟掉。她想在人際中維護的個人形象、害怕他人批評的部分、父母從小灌輸的教條…全是束縛。不管她想成為什麼-事業成功的女強人、才貌兼具又富有的畫家、高人氣的網紅、充滿智慧的開悟大師、乖巧孝順的女兒/孫女/甥女、禮貌和善的人、好相處又貼心的朋友、聰明的、厲害的、漂亮的、善解人意的、脾氣好的、有趣的、活潑開朗的、熱心的、良善的、溫柔的…她要丟開一切頭腦創造的幻象,停止跟隨頭腦前進的方向。她只在當下、此時此刻,即是成為自己,其餘的都是別人。停止追尋,留在這裡、現在。Y似乎真的踏上《靈性衝撞》中Julie的旅程了。
[1] 而且書裡面也有「雙胞胎」,Y已經不知在多少本書裡碰見這個詞。
[2] 寫完這段時,Y再度無法克制地痛哭不止。就像空性在提醒她一樣,告訴她別再被外境/故事/遊戲給拉走了,別再著相、投射、解釋,陷在各種慣性反應模式中,在頭腦的過去未來中漂流、迷失。就是透過楊定一所傳達的:「孩子,回家吧。」